苏里南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公共卫生热点 [复制链接]

1#
泉州白癜风医院 http://m.39.net/disease/a_5833930.html

评估时间:年1月6日(第期)评估时间:年1月6日

背景及评估理由:

?年11月份以来,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*感染病例。

?近期研究提示,寨卡病*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存在关联。

?1月1日,世界卫生组织、泛美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寨卡病*的全球警告。在警告中,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正式承认,在巴西传播的寨卡病*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,并建议孕妇要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。

?据泛美卫生组织报道,截至目前美洲共有1个国家出现寨卡病*感染病例。

?鉴于我国和美洲地区有持续的经贸和旅游等往来,且存在传播寨卡病*的蚊媒,为分析研判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病例的输入和传播风险,故开展此次评估。

1历史流行情况

?年,尼日利亚首先发现3例人感染寨卡病*病例。

?年以前,寨卡病*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非洲(如埃及、中非共和国、坦桑尼亚、乌干达和塞拉利昂)和亚洲(如泰国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印度、菲律宾和越南等国),被证实的人感染寨卡病*病例仅14例。

?年4月-7月,位于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(Yap)岛上例患者出现发热、头痛、皮疹、结膜炎和关节痛症状,其中49例为寨卡病*感染确诊病

例,59例为寨卡病*感染疑似病例,没有导致住院和死亡的严重患者;

?年以后,泰国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印度、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常用一些散发病例,但没有大的疫情。

?-年,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*暴发流行,估计当地11%的居民被感染。从此,寨卡病*开始在非洲和亚洲以外的多国流行。

?年至今,已经在美洲地区1个国家发现感染寨卡病*的病例。

当前疫情概况

?美洲地区:

–PAHO/WHO1月4日发布Zika病*病疫情进展:年月至年1月3日,美洲已有1个国家和地区出现Zika病*本地传播。

?巴西:从年到年,巴西寨卡病*案例数量呈指数式增长。年5月巴西通报该国首例寨卡病*本地感染病例。1月0日通报,该国上周新增报告可能与Zika病*感染有关的小头畸形病例例、死亡3人,目前累计报告例病例、死亡49人,分布于巴西1个省的个市。此外,一名患小头畸形的婴儿检出Zika病*感染,为迄今为止第6例确认与Zika病*感染有关的小头畸形病例。首次自孕妇胎盘中检测出Zika病*,证实Zika病*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。

?台湾:1月10日,台湾发现首例来自泰国的4岁男性Zika病*病病例。

?英国:截至1月18日,英国报告输入性寨卡病*病3例;从哥伦比亚、苏里南和圭亚那回国后被确诊。英国也建议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*流行区。

图1-年美洲地区寨卡病*病地区分布

图年1月前有寨卡病*感染分布地区

3当前认识

?寨卡病*病,也称寨卡热,是由寨卡病*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病*性疾病。

?病原学

–寨卡病*属于*病*科*病*属,主要有非洲型和亚洲型两个亚型,在系统发生树上与同为*病*属的登革热病*、*热病病*、日本脑炎病*或西尼罗病*非常相近。

–年首次在乌干达的恒河猴体内分离出,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,年在尼日利亚的人类标本中检测到寨卡病*。

?临床特征

–寨卡病*感染为自限性疾病,只有约0%发病,病程约1周左右。感染者大多症状轻微,迄今为止未发现死亡病例。临床表现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类似,以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和结膜炎常见,也可出现头痛、眼后痛、肌肉痛和呕吐症状。重症患者可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。

–受感染的人群中通常仅有五分之一的人发病,临床症状较温和,一般持续4-7天,为自限性疾病,需要住院的重症病例很少见。

–在近期美洲多国寨卡病*病发生之前,还未报道过因为感染寨卡病*导致死亡的病例。

–主要采取对症治疗,即缓解疼痛、发热和其他临床症状。目前尚无疫苗。

?传播途径

–主要通过蚊媒传播:主要通过被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。

–母婴传播:少见。在临近生产时,已经感染上寨卡病*的母亲在分娩时有可能使新生儿感染上该病*,但这种情况很少见。巴西近期首次自孕妇胎盘中检测出Zika病,证实Zika病*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。

–血液传播和性传播:从理论上讲,寨卡病*可能通过输血传播。但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此种情况发生的报告。目前有报道称可能有一例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例。

?潜伏期

–研究表明该病潜伏期为3-1天。

?人群易感性

–在非流行区,人群对寨卡病*普遍易感。

?诊断与鉴别诊断

–需与登革热、螺旋体病、疟疾、立克次体病、A组链球菌感染、风疹、麻疹、细小病*、肠道病*、腺病*和甲病*属(基孔肯雅病、玛雅罗热、拉沙热、巴马森林病*和辛德毕斯病*)等鉴别诊断。

–实验室诊断技术:

?RT-PCR:发病一周内,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寨卡病*。

?IgM和中和抗体:在发病一周左右形成,与其它*病*成员,如登革热、西尼罗病*等有交叉反应。

?蚀斑减少中和试验(plaqurductionnutralization):能够识别寨卡病*特异性中和抗体,避免其它*病*家族成员交叉反应。

?预防与建议

–无疫苗。避免蚊虫叮咬:应用含有避蚊胺、派卡瑞丁、IR和柠檬胺等成分的驱虫剂;尽量穿着长袖衣裤;睡眠时支起蚊帐。室内外不要积水,避免蚊虫滋生。

–建议

?若去疫区旅行后,出现发热、皮疹等情况,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旅行史。若已确,发病一周内,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,防止疾病传播他人。

?多个国家已建议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*流行区。

4权威组织应急管理措施及策略?PAHO/WHO–鉴于目前Zika病*病流行地区出生缺陷、格林巴利综合征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综合征、自身免疫综合征的发病水平上升,PAHO/WHO建议各成员国加强发现和确诊Zika病*病病例的能力、做好医疗机构神经系统综合征诊疗需求增加的应对准备、加强产前护理、采取有效的蚊媒控制策略、加强对公众的沟通。

–1月4日,PAHO发布寨卡病*(ZikaVirus)传播和预防的声明。截至1月3日美洲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寨卡病*的本地传播。近期美洲疫情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:缺乏群体免疫;传播寨卡病*的伊蚊在美洲广泛分布(除加拿大和智利以外)。PAHO认为寨卡病*可能传播到美洲所有存在伊蚊的国家和地区。最佳的防控方法是清除伊蚊滋生环境和个人采取防蚊措施。孕妇尤需防蚊叮咬;如有疑似暴露,需告知保健医生并密切监测胎儿发育状况。PAHO将与成员国加强媒介控制、风险沟通,建立或加强寨卡病*感染及其并发症(如小头畸形、格利巴利综合征和其他自身免疫和神经系统障碍)的监测系统。

–WHO建议:

?建立并保持用以发现和确认寨卡病*感染病例的方法;

?卫生部门要做好准备,应对卫生保健所有层面可能出现的负担加重情况;

?采取有效的公众交流策略,减少引起该病传播的蚊虫数量,尤其是在该虫媒已经出现的地区

?美国CDC

–1月0日:发布Zika病*病暴发孕妇诊疗指南[1]:该指南包括给即将赴Zika病*流行地区旅行的孕妇的建议、以及对自Zika病*流行地区旅行归来的孕妇的筛检、检测和管理建议。目前尚无Zika病*商品化检测试剂,无特异治疗方法,无疫苗。建议孕妇尽量避免前往Zika病*流行地区。对所有曾去过Zika病*流行区的孕妇,均应进行超声检查以明确胎儿是否患小头畸形或颅内钙化。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周以内出现项以上Zika病*病症状(急性发热、斑丘疹、关节痛、结膜炎)或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患小头畸形症或颅内钙化的孕妇,应进行Zika病*检测。对经实验室确诊感染Zika病*的孕妇,应进行连续的超声检查以监测胎儿发育,并向妇幼专家或传染病专家寻求治疗和防控建议。

–美国CDC1月15日通告:针对目前南美洲和中美洲等巴西、哥伦比亚、萨尔瓦多、法属圭亚那、法属马提尼克、危地马拉、海地、洪都拉斯、墨西哥、巴拿马、巴拉圭、苏里南、委内瑞拉、波多黎各1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Zika病*病疫情,美国CDC发布级(Alrt)旅行卫生提示[],提醒赴上述地区旅行者防止蚊虫叮咬,建议孕妇避免前往上述地区。此前,美国CDC曾于年1月10日针对南美洲、中美洲国家的Zika病*病疫情发布1级(Watch)旅行卫生提示。

?台湾地区

–自发现首例输入ZIKA病例,台湾计划将Zika病*病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。台湾“疾管局”宣布对中美洲、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旅行建议为警告级别(Warning,最高级),对柬埔寨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泰国和马尔代夫6个有Zika病*病流行的亚洲国家的旅行建议为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